爱游戏平台官网
报价咨询:020-29038089
1992年钱学森向国家建议汽车工业跳过汽油柴油立即进入新能源

1992年钱学森向国家建议汽车工业跳过汽油柴油立即进入新能源

时间: 2025-03-07 17:31:37 |   作者: 媒体关注

  1992年的中国,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深水区,经济持续迅速增加,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改善。

  然而,当时的中国工业体系仍然相对落后,特别是在汽车工业领域,与国际领先水平相比差距明显。

  如果将当年的中国比作一辆自行车,那么西方国家则已经开着豪华轿车飞驰在经济发展的高速路上。

  在那个年代,“自行车王国”并非一个美誉,而是中国工业化道路上无法回避的标签。

  上世纪80年代,中国每千人拥有的汽车数量不足2辆,这一数据不仅远低于欧美国家,甚至落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。

  城市的主干道上,随处可见成群结队的自行车和公交车,而轿车却如同稀有动物一般稀少。

 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,“买汽车”仍然是遥不可及的梦想,汽车更多是政府机关和企业和事业单位的“公车特权”。

  汽车工业不仅不足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,更无法支撑起一个大国在工业领域的全球竞争力。

  1992年的中国汽车工业,几乎从零起步,整个行业一直处在“亦步亦趋”的状态。

  汽车生产大多分布在在一汽、二汽也就是东风汽车和上汽等少数企业,这一些企业大多依赖从国外引进的技术和生产线。

  比如,一汽的轿车生产线直接从日本丰田引入,而上汽则与德国大众合资生产桑塔纳。

  尽管这类合作某些特定的程度上提升了中国汽车工业的起点,但国产品牌始终缺乏独立研发能力。

  更令人忧虑的是,中国汽车工业的技术结构严重滞后,整个行业对传统内燃机的生产技术几乎处于“懵懂”状态。

  当时,一些西方汽车企业慢慢的开始研发清洁能源技术,电动车、混合动力车在实验室中悄然问世。

  1992年的中国,不仅缺乏完整的汽车零部件供应链,汽车制造的自动化水平更是极低。

  根据当时的调查,一辆国产轿车的零部件国产化率不到50%,许多核心部件仍需从国外进口。

  这种困局导致中国汽车工业既不足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,也难以在国际市场上分一杯羹。

  更令人担忧的是,传统燃油车生产所需要的技术壁垒高企,加之巨大的环境成本,中国真的能承受吗?

  他认为,中国不应盲目追随西方的燃油车发展路径,而应该立足自身条件,立即进入新能源阶段。

  根据当时的估算,中国石油储量只能满足20年的需求,而汽车工业的全面发展将进一步加剧对石油资源的依赖。

  更重要的是,随着全球石油资源的紧张,过度依赖传统内燃机汽车,无异于让中国的工业命脉被外部能源控制。

  《联合国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框架公约》在里约热内卢地球峰会上获得通过,这一国际协定明白准确地提出各国应减少温室气体排放。

  对中国而言,在汽车工业发展的初期就直面环保问题,既是压力,也是倒逼转型的契机。

  钱学森的建议,表面上是在讨论汽车工业的技术路径,实际上却是站在全局角度为中国的工业化道路谋划蓝图。

  他意识到,中国要想在汽车工业领域实现弯道超车,就必须打破传统路径依赖,走一条“非典型”的发展之路。

  早在上世纪70年代,他就曾预见到能源危机将成为全世界工业化发展的主要瓶颈。

  与此同时,他对控制论和系统工程的研究,也让他能够从更宏观的角度,分析汽车工业与能源、环境、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复杂关系。

  这种系统思维,使得他能够在1992年的历史节点,提出让中国跳过传统燃油车阶段的大胆构想。

  钱学森的信并未被束之高阁,而是成为后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重要参考。

  1995年,中国首次将“清洁能源汽车”列为“九五计划”科技攻关的重点项目。

  2001年,中国发布《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》,明白准确地提出推动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的目标。

  而到了2012年,国务院出台《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(2012-2020年)》。

  回头来看,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,既是对钱学森远见的回应,也是中国政府对全球科学技术趋势的积极拥抱。

  2024年,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:全年销量突破1000万辆,占国内汽车总销量的40%以上。

  这不仅延续了连续五年全球第一的记录,也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。

  以比亚迪、蔚来、小鹏等为代表的国产品牌表现尤为突出,其中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已超过400万辆,继续稳居全球第一。

  更引人注目的是,随着零跑、哪吒等新兴品牌的崛起,国产品牌在入门级和高端市场实现了全覆盖,逐步提升了行业的竞争力。

  而且,如今的中国企业在电池技术、智能化与自动驾驶领域实现了多项突破,为电动汽车发展注入了新活力。

  2023年,宁德时代推出了新一代固态电池技术,其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达到500Wh/kg,充电时间缩短至10分钟以内,并明显提高了安全性能。

  这一技术使电动车单次充电续航里程突破1000公里,完全解决了花了钱的人续航焦虑的担忧。

  蔚来发布的最新无人驾驶芯片“澎湃2.0”,结合全栈自研算法,实现了全场景无人驾驶功能,包括城市复杂道路和高速公路。

  小鹏G9的“飞行泊车”技术也非常关注,它可以让车辆在多层停车场内实现完全自动导航和泊车。

  例如,比亚迪推出的“光储充放”一体化解决方案,将太阳能发电、储能与电动车有机结合,为用户更好的提供更加经济和环保的能源使用方式。

  这种创新不仅让电动车成为交通工具,还赋予其能源节点的角色,推动了绿色能源生态的构建。

  这封信,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崛起的起点,更是科学家对国家未来命运的深切关怀。

  从新能源汽车到元宇宙 这位“战略科学家”在30年前就都看到了.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上海总站.2022年10月31日

  2024年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产销突破1000万辆 全年新能源汽车占比超四成.中国经营报.2025-01-13

  中汽协:2024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0.9%.中国网资讯.2025-01-13

  易车发布《2024年中国乘用车市场洞察报告》“十大关键词”复盘2024车市风云.央广网.2025-01-26


联系我们
24小时服务热线:020-29038089